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我市现代种业首次亮相科博会,展出54件标志性产品,旨在展示种业强市建设成效,探寻更多合作机会。
现代种业展位位于绵阳国际会展中心A馆,几十种绵阳本土代表品种有序陈列在展台上,其中两座奖杯和一件证书尤为瞩目。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两座奖杯属于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展出的“泰优粤禾丝苗”“深两优粤禾丝苗”,其中“泰优粤禾丝苗”米质优异、稳产、出米率高,在四川省、陕西省、贵州省已推广超500万亩;“台沃香”大米入选“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荣获四川省“稻香杯”一等奖。
旁边的荣誉证书清晰写着“品香优美珍”荣获“2023年度‘超级稻’品种”。“‘品香优美珍’来自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是我市首个超级稻品种,出米率比普通品种高出10%-20%,亩增产值可达300元。”工作人员补充道。
国香优428、绵麦902、绵单53、绵油51、绵番1号、蜀辣三号、绵高青1号……绵阳种业的“明星”产品悉数亮相科博会,涵盖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多种农作物,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除种子外,记者还注意到展台旁有“盆栽”,仔细一看竟是红薯和魔芋。“今天有参展企业询问是否有适合远洋航行种植的蔬菜,市农科院选育的红薯品种‘五爪金龙’正好适用,栽在盆里就能生长,可观花赏叶,红薯叶还可食用。”该工作人员解释。
这个展位面积不大,却浓缩了绵阳现代种业的“精华”,折射出种业强市的铿锵图景。绵阳是全国五个种业大市之一,拥有3个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常年存栏纯种猪3万头以上、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杂交油菜制种产量居全国第四,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居全国第五;莴笋种子销售量占全国生产用种量的40%以上。
近年来,绵阳市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统筹鸡、水产等区域特色种业,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基地园区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着力构建“链主引领、科技驱动、区域协同、品牌赋能、产业融合”的全链式现代种业产业体系。未来,将聚力推动现代种业特色产业新赛道做大做强,持续擦亮种业金字招牌。
(记者 唐显枚)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