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以案说险 |:警惕代理退保风险,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2-03-16  发稿编辑:韩春梅

 

 2021年12月,客户邹女士向监管举报称:与代理人是朋友关系,推荐产品的时候,告知这个保险就像存钱一样,以后取出来还能翻倍,投保时直接让其全部填写健康,并代其签名及抄录风险提示语,引导电话回访时直接回答明白、清楚。现发现自己受到欺骗,要求监管机构介入调查。

   事实真是如此吗?

   经与客户联系沟通,发现客户因为对险种责任不清,正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持有的时候,看到“代理退保”的广告,经过了解与对方签署了协议,客户不打算退保后,对方遂向客户收取违约金,客户担心不支付违约金会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后来处理人员上门与客户面谈,沟通了保险观念并为其梳理了保单责任,讲解了代理退保的危害,客户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认清了“代理退保”的真面目,决定不退保,继续持有保障,并当场签署举报撤诉函。

温馨提示:一些机构或个人以牟利为目的,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小编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代理退保”行为存在以下三种风险:

1.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机构以牟利为目的,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用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来赚取佣金,甚至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难以挽回。

2.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机构采取冒充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虚假宣传,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使消费者丧失风险保障。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3.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机构打着“维权”的幌子骗取消费者信任,通过签订“代理维权服务协议”套取消费者的隐私敏感信息。有些组织同时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使得消费者承受个人信息资料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甚至有些组织在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协议时,采用极端手段骚扰消费者,迫使其再次投诉。

在此,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理性退保,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要注意:

1.充分考虑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2.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可以拨打公司服务热线95589或当地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维权热线,还可以通过官微、官网、公司信访电话等多种维权途径。

3.务必要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保障自身信息安全。

4.客观评价自身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拒绝高额回报诱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