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客户王先生 ,前不久到服务柜面申请办理满期金领取业务,当场被工作人员告知满期金现在还取不出来。听到这儿,满心欢喜来取钱的王先生顿时心里被重重一击,嚷着:什么,我的钱取不出来,保险是不是骗人的?赶紧把钱还我……
难道他真的被欺骗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柜面服务人员耐心的安抚和讲解,王先生终于了解实情,冷静下来。其实王先生购买的保单年交保费是10000元,交费年期为10年,保险年限15年,从保险合同上可以明确了解到2025年才能领取满期金。误会解除后,王先生不好意思地表示这份保单购买时间久了,自己又看不懂合同条款,听到不能取出来情绪失控,原来自己的钱并没有被骗,内心也踏实了。
现如今,随着人们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已走进千家万户,可是拿到保险合同后,大部分人都表示保险条款太多太复杂,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案件中的王先生就是由于对保险合同内容没有深入理解,看到保单上写的“交费年期10年”,就误以为自己缴满10年保费后就意味着可以领取满期金的情况发生。
温馨提示:保险消费者在投保时需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特别要重点关注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有疑问可向销售人员询问,或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进行详细咨询,做到清清楚楚消费,明明白白投保,避免产生纠纷,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投保小知识:
一般来说,保险消费者需要重点关注保险合同以下6个部分:
1、核实信息。拿到保险合同先不要着急查看保障范围、保险期限等信息,而是应该及时核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等),确保与真实情况相符。并看准保险合同的生效日为哪天,明确保险的期限是多久,一年、十年还是终身。
2、查看合同的现金价值。所谓现金价值,最通俗的理解是保单未到期,要提前退保,扣除违约金后的剩余部分,即每个保单年度退保所能取出的金额(当然不包括保单分红与其他收益)。
3、阅读保险责任条款。这些条款主要描述保险的保障范围与内容,即保险公司在哪些情况下须理赔或如何给付保险金。这也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后的核心利益。
4、了解除外责任条款。这些条款列举了保险公司不能理赔的几种情况。
5、知晓犹豫期。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并退还全部保费。如果犹豫期过后退保,投保人会有一定损失,建议尽量避免中途退保。
6、明确投保义务。投保人应当按时缴纳保费、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